想发会儿呆?你的手机同意么
我把绝大部分的APP都设置了不接收通知。最常用的微信,是在锁屏上有新消息通知,但没有声音。除了父母在的家庭群,其他群都是“消息免打扰”。
作为一个“晨型人”,我不喜欢晚睡,身体默认的上床时间是10点。如果力力作业多,可能会晚一些。周末偶尔放肆晚睡一次,11点已经哈欠连天。
基本上,大家也习惯了,发给我的信息,不用期望得到即时回复。晚上10点后发的信息,第二天早上才会有反应。
但是最近,我注意到一个新动向。
在陪薇薇的空闲时间里,她自顾自玩的时候,我会忍不住把手伸向手机。
也不是看到新消息通知,就是无聊,想看点什么。
也就是说,我能做到有事情做的时候不被手机打扰,但没事做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去-抓-手-机!
这几天在看《心流》,在第六章“思维之乐”看到这么一段话:
在独处、无需集中注意力时,心灵没有秩序的原貌就会显现。它无所事事,如脱缰野马,往往停留在令人痛苦或困扰的思绪上。除非一个人知道如何整顿自己的思想,否则注意力一定会被当时最棘手的事件所吸引:它会集中于某种真实或想象的痛苦,最近的不快或长期的挫折中。
这就是《心流》作者米哈里·契克森米哈顿提出的“精神熵”,而这种状态,是意识的常态。
“为了避免沦入这种状态,一般人当然急于用任何能到手的资讯填满心灵,只要能转移注意力,不要沉溺在消极的情绪之中就好。”
所以,在无所事事时情不自禁去抓手机,是我们的本能之一。
如果没去抓手机,我能做些什么呢?
其一,想起一些事情。
某次,我在抓到手机之前意识到了自己的动作,于是忍住。
后来,我的眼睛开始在书架上巡逻,看到《林汉达历史故事集》,这不是我昨天想找给力力看的吗?然后又想起我还要找另外一本,通史故事里的西汉,于是也找出来,顺便大概翻了一下。
如果我拿起手机,这两本书会继续呆在我大脑的暂存区,继续拖下去。避开手机,确实会让人的头脑清醒,或者说,至少保证正常功能。
其二,可以发会儿呆。
有没有意识到,有了手机之后,好像没什么时间发呆了?
其实,我很喜欢发呆的时光,任思绪漫无目的地飘荡。这种“哲学性的无聊”非常宝贵,很多创意、灵感、新的想法,都是在这种时间产生的。
如今的手机,就像一个粘人的宠物,无时无刻不在呼唤着,要你去陪它。
也可以说,智能手机不再是工具那么简单,它更像是我们随时要俯首听命的主人了。
So,为了摆脱被手机奴役的命运,我还是不要考验自己了,以后直接把手机放到5米开外,才是明智的选择:)